所谓「千人之诺诺,不如一士之谔谔」,如果大家都信奉「默默者存」,到最后将是无所依存。我不知道,如果新闻评论者不能就现实发表评论,那他们还剩下些什么?
分类: 社科
一些好书(将更新至本站关闭)
或许也是个人阅读简史?
从士人到报人——中国近代报人“文人论政”传统的兴起与消逝
“敌机尽管来吧,请你来看我们割稻子!抗战至于今日,割稻子实是我们的第一等大事,有了粮食,就能战斗!”
我们怎样面对一扇对外开放的窗户?
但愿未来我们在除去杂草的同时,也能保留美丽的花,而不是一铲子把花和草都铲除干净——这种做法无异于因为家中被窃,而把门窗都用水泥砖头封起来,最后困住的只能是自己。
风流宛在梁启超
梁启超以“善变”闻名,始则立宪,再则共和,后又向国人介绍“马克思主义”。有人以此批评梁启超,实则有失偏颇,譬如一个冰箱,放在里面的食物腐坏了,你不腾出地方放入新的食物,反而一直辩解说:冰箱里的东西原先都是好的。吾未见其明也。